湖口望庐山瀑布水
万丈红泉落,迢迢半紫氛。奔流下杂树,洒落出重云。
日照虹霓似,天清风雨闻。灵山多秀色,空水共氤氲。
【赏析】
这首诗是张九龄在前往洪州(今南昌)就任都督途中,经过庐山时所作。不过他这时还没有到达庐山,只是到了离庐山不远的鄱阳湖的湖口。湖口在唐代为江州戍镇,属洪州都督府统辖。庐山在今九江南,北临长江,东南与鄱阳湖相望。东晋周景式在《庐山记》中说,庐山有泉,“泉在黄龙南数里,即瀑布水也。土人谓之泉潮。其水出山腹,挂流三四百丈,飞湍于林,出峰表,望之若悬索”(《太平御览》卷七一引)。诗人在湖口正好与庐山瀑布相对,远远望去,那瀑布气象宏阔,色彩斑驳绚烂,令人赏心悦目。
因为是远远望去,全诗就都从大处落墨,着重表现瀑布冲落的气势和飞动的神采。清人王尧衢评论道:“前解(即前四句)描写瀑布之落,后解则状其神秀也。”并作了比较详细的解说:“起句写瀑布之远,切‘望’字。万丈之泉,如在天半,故迢迢而望之,半皆紫氛。紫氛,天气也。谢灵运赋:‘托丹沙于红泉。’有丹沙处,则有红泉。”三、四句“承上红泉之落,飞洒乎云树之间,而见其从高而落也”。五、六句“此写瀑布之状:日照之,则霓虹相似;天清本无风雨,而如闻风雨之声也”。七、八句“此以山灵故水秀为合。言瀑布之奇如此,只以山灵之秀,得此空水澄鲜,共含元气之混濛而已。氤氲,天地混元之气也”。(以上引文见《唐诗合解笺注》卷七)这些解说,简明扼要,切中诗旨,有助于我们的理解。“氤氲”,云烟水汽弥漫的样子。
我们知道,瀑布是庐山的奇景,唐人歌咏庐山瀑布的诗作很多,但这首诗却是其中很有特色的一首。清人沈德潜在《唐诗别裁集》中说:“任华爱(李)太自瀑布诗,系‘海风吹不断,江月照还空’二语,此诗正足相敌。”给予了很高的评价。那么它的特色究竟在哪里呢?第一,它在结构上很富于变化。全诗以“望”字为通篇主眼,开始就对瀑布作正面描绘,“万丈”“迢迢”,突出它的高远;接着,用“杂树”“重云”从侧面加以陪衬和烘托,气势一下子就凸显出来,让人惊叹。接下来把笔墨铺洒得更为宽广,写瀑布飞溅下的“日照”“天清”,还有那“灵山”(即仙山)、“秀色”,瀑布的水汽笼罩了整个天地,这情景,怎不叫人叹为观止!作者不时变换视角,高处远处,山上山下,层次非常丰富,把瀑布的气势写得淋漓尽致,仿佛我们也望见了那惊人的瀑布,荡气回肠!第二,它在色泽上极为鲜艳绚烂。诗歌用了“红泉”,即瀑布水在日光的映照下,发出璀璨的色彩,来形容瀑流的颜色;用了“紫氛”,即紫色的水汽,来描状飞流弥散开来的雾气。这两句构成上下互文,红色与紫色成为整个瀑布的主色,笼罩着一切。还有日照中的“虹霓”(即彩虹),七彩缤纷,灵山的“秀色”,郁郁葱葱。这一切,色彩多么绚丽,好像一幅幅着色浓艳的水彩画,令人观赏不尽。张九龄的诗歌一向以清淡质朴为其风格,而这首诗却如此绚烂多彩,可以看出他的风格的另一个方面,给人以充分的美的感受。
这是一首五言律诗。作者在进入庐山以后,还写了一首五言古诗《人庐山仰望瀑布水》,是近处仰首观看:“绝顶有悬泉,喧喧出烟杪。不知几时岁,但见无昏晓。闪闪青崖落,鲜鲜白日皎。”也表现了诗人对庐山瀑布的喜爱之情,两诗如果对读,将会进一步加深对这首诗歌的理解。
(管遗瑞)
文章标题:湖口望庐山瀑布水-古诗译文赏析(张九龄)
链接地址:/shangxi/14741.html